企业文化 .Culture
七月的罗甸,阳光如火一般炙烤着这片黔南之南的葱茏大地。
罗甸县位于贵州南部边陲,地处红水河畔,素有贵州的“天然温室”之称,是康体养生、冬季避寒和休闲野钓的最佳目的地。2020年3月,通过6年奋战,罗甸县全体上下弘扬“大关精神”、鼓足“麻怀干劲”,立下“愚公之志”,下足“绣花功夫”,提前一年退出贫困县系列,同全国一道迈进了小康社会,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我的同事陈宇同志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党委号召,奔赴罗甸县罗悃镇响水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开启了他全新的驻村工作生涯。
转变角色,扎根基层
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全面履行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根据省国资委安排部署,西南能矿集团持续加大对罗甸县的帮扶力度,要求西能建工选派一名优秀的年轻党员完成这一艰巨而光荣的任务。为此,公司领导把年轻党员名单过滤了一遍又一遍,既要年轻有闯劲,又要有情怀有担当。精挑细选之下,在矿山公司素有拼命三郎之称的陈宇同志进入了公司领导的视野。彼时,陈宇同志作为一名年轻骨干在矿山公司干得风生水起,妻子考上了国家公务员,两个儿子乖巧可爱,一家人其乐融融。公司领导考虑到陈宇同志的实际情况,决定先征询其个人意愿。当公司党组织询问他的个人意见时,陈宇同志表现了高度的组织性,毅然回应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全力完成好组织安排的工作。
对于从未有过农村工作经验的陈宇来说,这不仅是一项艰难的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基层学习锻炼的机会。他深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的道理,要想顺利做好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必须先熟悉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做好政策宣传,抓好政策落实。驻村以来,为了尽快融入新的工作角色,他一方面认真收集国家有关政策精读细研,一方面积极向集团公司脱贫攻坚的老队员请教,请他们解答疑惑,传授驻村工作经验,同时他还结合村情实际,利用周末时间前往其他示范村镇向当地优秀的驻村干部学习。几个月来,他先后到木引镇、沫阳镇等地学习蜂糖李种植新思路、种桑养蚕新模式,不断拓展发展空间,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提高农村工作能力,为扎实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脚踏实地,率先垂范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他深知自己时刻代表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形象,肩负着一名驻村干部的重任。响水村过去是国家级二类深度贫困村,2020年实现全村脱贫,面对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的崭新响水村,如何把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防止返贫就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为全面掌握响水村村情民意,陈宇同志一到村里就带领工作队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节奏里,从白天忙到晚上,丝毫不敢松懈。白天,他深入田间地头宣传政策、调查走访、采集信息;晚上回到驻地,他还要与村两委座谈、汇总信息,根据资料清单、问题台账,集中整理出急需解决的问题档案,拟定工作措施,切实解决村民关心的问题。在驻村近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就完成了全村遍访,熟悉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在陈宇同志的带领下,响水村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夯实,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有序推进,产业发展思路逐步明晰。“工作队队员们都很务实和辛苦,特别是陈书记一来到我们村,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走访入户了解民情,完善档案资料,帮忙解决村里的困难,多亏了他们,村里的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响水村副主任谢世宏说到。看到这么用心的驻村工作队,村干部也铆足了劲,真抓实干和埋头苦干的作风在响水村蔚然成风。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
就在陈宇同志驻村前一个多月,平坡组的22户村民们就不能正常使用自来水了。水是罗甸县脱贫出列“两不愁、五保障”的重要支撑要素,不仅关系到农业生产,更是村民健康和生活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巩固脱贫成效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得知这一消息,陈宇同志焦急万分,他与工作队的同事们顶着酷暑,翻越大山密林,来到5公里外的水源点查看水池水泵。在查清是因水泵陈旧损坏后,他立即向上级报告,积极同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经过改造、维修饮水设施,困扰了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在他的努力下迅速得以解决。
唯有心系民生者,方知民生之可贵。陈宇同志深知,只有把一件件在外人看来微不足道小事做好做实,才能真正走进群众的心里。在遍访中,陈宇同志了解到村里有多名精神病患者无人照顾时,他的心情无比沉重。如何让这些弱势群众得到有效治疗,帮助他们和他们的家人减轻负担,成了时常他挂在心里的大事情。于是他多方奔走,在打听到黔南南山精神病医院可以为患者提供免费治疗的消息后,他马不停蹄奔赴都匀,直到把村民王小忍、班熙红等多名精神病患者送进医院,得到了妥善安置,他才长舒一口气。只是他忘了,这是一个周末,家里的孩子又只能在下一个周末才能看到爸爸了。诸如此类的情况,于陈宇同志来说,仿佛已是常态。甚至在我们赶到响水村开展慰问活动时,他还在为了修建蜂糖李基地的产业路跟村民协调、化解矛盾……
很多人都说,陈宇同志就是一个拼命三郎,为了工作可以把什么都抛下。可他却笑着说:我也深深的爱着我的老婆孩子,我也想陪着孩子一起长大,陪着老婆一起慢慢变老。但我也是一名兵团后代,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我有责任把兵团精神传承下去!
母慈妻贤,大爱传承
再次见到陈宇,已是金秋时节,罗甸一如既往的火热中夹杂着几丝秋的清凉。
在深入农户家中慰问的途中,他的一位同事小声的告诉我:陈书记的母亲生病住院动手术了,但是这段时间村里工作太忙,陈书记也没时间回家去照顾老人家。我乍一听,突然有点生气:你就算再忙,也应该回家看一下的呀。可看着他汗流满面的样子,我又不忍心。我都不敢想像他的妻子怎么做到既要照顾生病住院的老人,又要照顾两个嗷嗷待抚的孩子,我仿佛都能看到他的妻子在医院和家里之间往返奔波汗流夹背的模样。想到这里,我再忍不住了,趁领导在与农户交流的间隙,我把他拉到一边,小声的问他:你家里有事你走不了,怎么也不告诉公司的同事啊?他听到后,眼睛里闪过一丝愧疚。沉默片刻,他才告诉我:他也想回家去照顾母亲的,可他把电话打给妻子时,妻子告诉他,妈妈的手术已经做完了,很成功。母亲也让妻子转告他,让他安心工作,把村里群众的事情都做得妥妥帖帖的,不要因为家里的事情分心。
回程的路上,我在心里告诉自己,我一定要去陈宇家里看看,我想去看看他的妻子,一个年轻的90后母亲;我还想去看看他的妈妈,一个背景离乡到贵州照顾孙子的老人;我更想去看看,是什么样的家庭情怀才能培育出如此的人间大爱。
敲开陈宇家的门,他的妻子笑盈盈的迎了出来,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般。家里干净整洁,两个孩子伏在茶几上写着画着。他的母亲站在孩子身后,一只眼睛还贴着纱布。看到我们来,连忙说着:也没多大的事,还麻烦你们跑一趟,都跟陈宇说了,不要麻烦公司同事。我的身体很好,就是一点小毛病,动了手术就好了。
落坐后,我们与他的妻子和母亲聊起了陈宇在村里工作的事。她的妻子告诉我们:她和家人都很支持陈宇去农村工作,也希望他能在乡村振兴大战略里得到锻炼。她和陈宇是同学,也是新疆建设兵团的“兵三代”,因为爱情和共同的理想,来到贵州,现在家庭很幸福。他的母亲告诉我们:他们是重庆人,当年老一辈也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去了大西北,建设边疆保卫边疆。所以对于陈宇去罗甸驻村开展乡村振兴工作,也是国家的需要,时代的需要,我们都支持他去,只要他把工作干好,把我们兵团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组织安排什么就做什么,听党话跟党走,就是我们的传家宝。
看着眼前这老老少少的一家人,一种钦佩之情溢满心间。是啊,从祖国内陆到大西北再到大西南,于他们这一家人而言,跨越的不过只是时间和空间而已,唯一不变的,就是听党话跟党走的誓言从不曾因为时空的改变而改变,建设祖国的初心也从不曾因为代际的更迭而遗失。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陈宇能主动请缨扎根基层,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就把响水村的村情民意摸得一清二楚了然于胸,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跟这个有着优良传承的家庭不无关系。
一个誓言,一生坚守;一个信仰,一世追求。通过与集团公司驻村干部接触交流,我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国家这么大的贫困人口基数能在短短几年间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的,就是因为有我的同事陈宇这样的驻村干部在无怨无悔的工作着、有无数像陈宇的妻子和母亲这样的无名英雄在默默的奉献着,我们这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才能在历经屈辱百年之后的今天依然矗立于世界民族之巅,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进行着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陈宇,我的朋友,相信你一定会以对祖国的赤子之心,用一件件驻村实事,温暖身边的群众,诠释一名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交上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通讯员 吴颖)
上一篇: 深化“四高一创” 争当“模范党员”